3)第927章 华腾集团太厉害了_起航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张起航肯定的点头:“这种事情我当然不可能开玩笑。”

  “好吧,”刘专家挠挠头,说道:“但是张总,我还是无法理解,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也不怪刘专家会这么想,因为这听上去确实是不大可能,要知道,想要对一款航空发动机进行优化,那是多么困难的事啊,就以咱们国家装机量最多的一型航空发动机:涡喷-7为例,虽然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改进,但每一次的改进都只能用“小步快跑”来形容,怎么可能有这么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而且还是推力、油耗水平、寿命乃至噪音水平等几乎全方位、全维度的提升?

  在刘专家看来,如果航空发动机这么容易研制,那国家养着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些人干脆集体去跳河算了。

  张起航倒是没想到刘专家居然能这么痛快的认错,有些惊讶,但更多的却是佩服,他点头道:“我非常理解您的想法,这听上去确实是挺不可思议的,因为这确实很难,但话说回来,如果您站在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的位置,您还觉得这个发动机的改进工作很难吗?就像是站在大学教授的角度,他会认为高中数学很难吗?那不是有手就能解?”

  “……”

  刘专家闻言,瞠目结舌,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是啊,对于大学数学教授而言,高中那不是有手就行?

  看着瞠目结舌的刘专家,张起航的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说起来,其实连张起航都没想到自家这么快就进化到了“D-30KP-3”阶段,原本他也觉得华腾工业集团怎么着也要先通过对D-30KP-2的大修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开始尝试着对D-30KP-2进行仿制,等到用10年的时间完全掌握D-30KP-2的生产制造技术之后,才可以尝试进军“D-30KP-3”阶段,但现实就是这么神奇,在“D-30KP-2大修”项目启动后,谢尔盖·伊佐托夫听张起航说起了他的“从D-30KP-2到D-30KP-3”的设想之后,直接大手一挥,表示:“这么麻烦?费那个事干嘛,我对D-30KP-2很熟,交给我吧,咱们直接搞你说的这个D-30KP-3。”

  然后,张起航就惊奇的看到谢尔盖·伊佐托夫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初步的方案,在得到集团董事会的批准之后正式启动了“D-30KP-3”的研制计划,再次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工作,整个过程顺利的一塌糊涂。

  很惊讶是吧?

  觉得这事儿顺利的就像是狗血都市?

  但实际上原本历史时空当中D-30KP-3的研制工作,确实就是这么轻松:2003年,生产D-30KP-2的大毛“留里卡-土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