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927章 华腾集团太厉害了_起航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了改进型D-30KP-3“纤夫”发动机的研发计划。

  因为是在对机型的改进而非研发全新的机型,所以整个项目进行的非常顺利,而整个项目最大的最大改进是把原有D-30KP-2原本笨重的三级风扇改为全新设计的单级风扇,使得发动机涵道比从左右增加到了。

  整个改进项目,除了将发动机的推力从D-30KP-2的125千牛增加到接近140千牛之外,噪声和耗油率显著降低,大修间隔也进一步延长,相比于原来的D-30KP-2,发动机的大修的间隔延长倍,而其价格却只比D-30KP-2贵20%左右,尤其是飞行时的噪音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标准,同时,发动机的耗油量也可降低18%。

  而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对D-30KP-3的改进过程中最牛的一点在于,该型发动机使用了D-30KP-2的75%的零件,这也就意味着老款的D-30KP-2完全通过改装的方式将自身升级为D-30KP-3,事实上也确实是可以这么做,改装成本为84万米元(2005年)。

  整个“纤夫”项目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春季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地面测试,可想而知整个设计阶段才用了多长时间。

  而华腾工业集团有谢尔盖·伊佐托夫以及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等这些前苏联最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人才在手,再加上张起航这些年来不断的从大毛家各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发单位划拉来的设备以及从事一线生产和技术研发方面人员,用大半年的时间只完成D-30KP-2发动机的改进设计工作,其实已经是很慢了——别忘了,2003年的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的人才流失情况有多么严重,但即便是如此,人家也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D-30KP-2到D-30KP-3的改进工作。

  当然,如果你问咱们国家在那之后为什么还是坚持采购D-30KP-2而非是D-30KP-3,那就只能怪毛子心太黑了:D-30KP-2的报价只有120多万美元,而D-30KP-3的报价却超过了200万美元,以咱们国家当时的财政状况,这几百台发动机的差额那就是好多小钱钱啊,兔子能干?

  刘专家当然是不知道这些的,但不知道这些压根没关系,在度过了最初的震撼之后,刘专家猛然想到了张起航刚刚说他们华腾工业集团竟然已经开始准备试制这个被他们称之为D-30KP-3的D-30KP-2改进型的样机,他猛然兴奋起来,强忍着心中的激动颤声道:“张总,这种事情您可不能开玩笑。”

  “这种事情我们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